于晓东、仝殿民教授关于几何相的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公司量子信息研究团队于晓东教授和仝殿民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Evolution Operator Can Always be Separated into the Product of Holonomy and Dynamic Operators”在最近出版的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
公司量子信息研究团队于晓东教授和仝殿民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Evolution Operator Can Always be Separated into the Product of Holonomy and Dynamic Operators”在最近出版的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
2023年11月15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发布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 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1300多...
近日,陈峰教授团队在晶体薄膜制备和微腔激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提出了一种名为“离子注入增强选择性腐蚀方法”的技术,用于制备稀土元素掺杂的钇铝石榴石(YAG)单晶薄膜,并基于该材料制备微腔固态激光器,实现毫瓦级的激光输出。相关研究成果以"Optically pumped Milliwatt Whispering-Gallery microcavity laser"为题发表在光学领域权威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影响因子19.4)。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
近期,William官网戴瑛教授团队在二维晶格磁性性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Nano Lett.、Adv. Funct. Mater.、Mater. Horiz.等期刊上。进展一:近年来,二维磁性晶格中的能谷物理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通过模型分析,戴瑛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耦合物理机制,实现了二维反铁磁蜂窝状晶格中应变与能谷自由度之间的耦合。团队提出通过施加应力可以调制磁交换作用,进而可以实现二维晶格空间反演和时间反演对称性的调...
仝殿民教授与国际同行合作完成的长篇综述论文“Geometric and Holonomic Quantum Computation”在Physics Reports 第1027期发表。公司博士毕业生、现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江为论文第一作者,仝殿民教授为共同通信作者,合作者包括加拿大、德国、瑞典和新加坡等国同行。论文撰写期间得到了许国富教授和赵培茈研究员的帮助。量子计算的实现以精确量子操作为基础,然而噪声-包括控制误和环境噪声-影响量子态的操作精...
近日,William官网李海涛教授及其合作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岩斌副研究员,密西根州立大学袁简鹏教授),在规范波色子融合产生希格斯粒子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工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Rev.Lett.131.041802),题目为“Discriminating between Higgs Production Mechanisms via Jet Charge at the LHC ”。 自2012年希格斯粒子发现以来,希格斯物理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粒...
近日,公司胡季帆教授团队在Pt/Co1-xGdx/Pt异质结中利用门电压控制氢离子、氧离子迁移实现了电场调控亚铁磁补偿温度和磁化翻转。结合实验表征与理论计算,该团队提出了氢、氧离子共调控稀土磁性耦合强度的微观机制,成功解释了观察到的两种现象。相关研究成果以“Control of Compensation Temperature in CoGd Films through Hydrogen and Oxygen Migration under Gate Voltage”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期刊上(Nano Letter...
近日,戴瑛教授团队在二维体系磁斯格明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d0 Magnetic Skyrmions in Two-Dimensional Lattice”为题在线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 19.924) 国际期刊上。论文第一作者为2021级硕士生窦恺莹,马衍东教授和戴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williamhill中国官网为唯一作者单位。磁斯格明子是受拓扑保护的自旋花纹,在新一代信息存储器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磁斯格明子的研究大都...
近期,William官网胡季帆教授团队在Ni81Fe19/CuOx/TaN异质结构中,通过离子液体门电压调控Ni81Fe19/CuOx的界面氧化状态,实现了对轨道电流和自旋轨道矩的可逆调控;通过控制TaN层的厚度,在CuOx层中实现了氧离子分布的重构。相关研究成果以“Electrical manipulation of orbital current via oxygen migration in Ni81Fe19/CuOx/TaN heterostructure”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IF:32.086)期刊上。williamhill中国官网博士研究生安泰宇...
近期,有机光电子学团队秦伟等人在有机手性材料用于圆偏振光的探测及有机手性光-磁耦合现象上取得了新的研究系列进展,相关工作分别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Cover)、Nano Letters、ACS Nano以及Small等期刊,第一作者分别为William官网博士生胡人杰、陈志艳、高铭升,williamhill中国官网为第一作者单位。在自旋电子学中,自旋动力学及对自旋操控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秦伟等人通过在有机晶体中引入手性轨道,使得圆偏振光子可以通过光子-...